液體塗裝與粉體塗裝的區別
一、液體塗裝:
塗料與溶劑(或還加硬化劑)混合後施工,以壓縮空氣或靜電力霧化後飛向工件並附著,溶劑蒸發(或相互反應)後固化成膜;VOC(可揮發有機氣體)含量高,對人體有較大危害;塗料利用率很低,僅約50%;一次噴塗所形成的膜厚為15~25um;
二、粉體塗裝:
塗料為細粉狀態,通過靜電作用附著於工件,通過高溫烤爐時,塗料熔融,流平,並交聯固化;VOC含量為零,但要注意粉塵的危害;塗料可回收使用,利用率可達99%以上;設備投資大;適合於厚膜塗層的塗裝,一次噴塗膜厚為50~150um;
三、塗膜性能:
機械物性:衝擊強度 50Kg/cm塗怪無龜裂;杯突 6.0mm以上/每秒壓出1mm;附著力 (百格)測試,塗層無脫落(分等級);耐彎曲性 1mm?,180°彎曲,塗層無裂縫;鉛筆硬度2H,允許輕微痕跡;
化學性能:耐沸水性 沸騰水,1hr浸泡,無異常;耐堿性 5%NaOH,240hr無變化;耐酸性3%HCL,240hr無變化;耐溶劑性 二甲苯,24hr無變化;耐汙染性 唇膏,常溫下24hr無異常;
耐熱性:180℃ x l hr 色差 E<0.8,保光性優異;
耐腐蝕性:耐鹽霧性 1000hr無變化;耐濕熱性 500hr無變化;
超聲波清洗原理
超聲波清洗屬物理清洗,把清洗液放入槽內,在槽內作用超聲波。由於超聲波與聲波一樣是一種疏密的振動波,在傳播過程中,介質的壓力作交替變化。在負壓區域,液體中產生撕裂的力,並形成真空的氣泡。當聲壓達到一定值時,氣泡迅速增長,在正壓區域氣泡由於受到壓力擠破滅、閉合。此時,液體間相互碰撞產生強大的衝擊波。雖然位移、速度都非常小,但加速度卻非常大,局部壓力可達幾千個大氣壓,這就是所謂的空化效應。
磷化基本原理
磷化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於塗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使用。
鑒別烤漆和噴漆:
1、工藝:
A、烤漆:在基材上打三遍底漆、四遍麵漆,每上一遍漆,都送入無塵衡溫烤房,烘烤
B、噴漆:在基材上磨呢子,再在上麵噴上漆,自然晾幹。
2、漆膜。
做法:用手摸烤漆門板的四邊棱角,是否光滑、憑證;觀察棱角的顏色,是否與門板顏色相同。
對比:
A、烤漆:棱角光滑、顏色相同。證明漆膜均勻,色彩飽滿。
B、噴漆:棱角部分毛糙,顏色比門板淺。證明漆膜不均勻,色彩不飽滿:
3、紋路。
做法:對照光線,看烤漆門板表麵,是否有桔皮現象。
對比:
A、烤漆:門板表麵光滑,無紋路、桔皮現象。
B、噴漆:門板表麵有紋路,不光滑,有桔皮現象。
4、表麵。
做法:用手摸烤漆門板表麵,是否有塵粒、氣泡。
對比:
A、烤漆:門板表麵平整、光滑。$_Gwo2
B、噴漆:門板表麵有顆粒物,不光滑,觸摸有異感。
5、耐磨。
做法:用硬物擊打。
對比:
A、烤漆:無異常情況,漆膜無損壞。
B、噴漆:有裂痕,嚴重的漆膜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