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斷橋鋁型材的粉末靜電噴塗時應控製的主要指標是膜厚、膜厚均勻性及塗著效率。GB5237.4—2004對膜厚的要求在40~120之間,範圍很大,一個企業如果能在要求的範圍內將膜厚穩定的控製在偏下限的範圍,無疑對生產成本的降低將是大有裨益的。
供粉量及其影響因素
在確定的輸送機速度下,為了保證工藝要求的塗層厚度,應對噴槍出粉量進行控製。粉末/空氣混合物的濃度,即粉末輸出量(供粉量)取決於輸送空氣的壓力和增補空氣的壓力、粉末的特性、粉管的長度和直徑、粉管盤繞圈數、噴槍和噴射器之間的高差以及噴嘴的類型。通常,輸粉量隨輸送空氣壓力提高、粉管直徑增大、粉管長度縮短而增大。
氣動材料操作技術的經驗表明:在軟管內用氣體輸送象粉末這樣的細小固體材料時,輸送介質需要有一個確定的體積流量,對於內徑為11mm的軟管,這個確定的體積流量值為4~5m/h。因此,當由於某種工藝原因,需要較小的供粉量時,輸送空氣的壓力也變得較小,這樣,輸粉管內的氣體流量就會降低到最佳值4~5m/h之下,從而使粉末輸送變得不穩定,出現“吐粉”現象,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一般在分泵上都設有增補空氣進口,以使粉管內的空氣流量再次達到4~5m/h。噴槍控製器上的流量計一般測定輸送空氣和增補空氣的總流量,因此,生產操作中,應控製流量計中的“浮子”漂浮在刻度的綠色段。增補空氣的采用是實現連續、均勻供粉的重要條件。
除了上述影響因素外,供粉量還可以通過改變分泵中噴嘴與集粉嘴之間的間隙來調節,不過,這種辦法比較麻煩,現場很少采用。
生產過程中,如果供粉不足,通過對上述因素調整後仍然達不到要求,則應從以下方麵查找原因:
(1)可能分泵的文丘裏管口徑太小,此時應於更換;
(2)可能流化板堵塞,透氣不均勻;
(3)流化桶內粉位低於吸粉口及流化氣壓太小乃至中斷,此時應加粉或調節流化氣壓;
(4)由於粉末塗料本身的流動性太差或有結塊現象,此時更換粉末或檢查振動器是否正常。
塗層均勻性控製
影響塗層均勻作重要的因素是靜電屏蔽、反電離現象、擴散均勻性、重複噴塗次數、工件接地狀況和噴槍與工件的距離。具體到生產應用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正確懸掛工件和選用噴嘴。大麵積或對外觀有主要影響的麵,應垂直於地麵,並與水平噴槍出粉方向保持垂直。立式噴粉線采用4×90°旋轉吊具時,型材四麵接受相同的粉末噴塗,具有最好的塗層均勻性。此外,針對不同的型材截麵,選用不同的噴槍噴嘴,一般複雜型材應采用扁平噴嘴,平板型材應采用帶喇叭導向器的噴嘴。
東莞噴塗廠防止粉層反電離現象發生。反電離是指當粉層達到一定厚度後,再繼續噴塗時,塗層不僅不增厚,反而產生許多蜂窩狀麻坑,使表麵變粗糙得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堆積在工件表麵層粉中的負電荷由於粉末塗料本身電阻很大,不易失去電荷,在上粉過程中越積越多,表麵電位越升越高,直至升高到發生局部放電,使塗敷沉積層破壞,局部絕緣擊穿。防止措施是適度控製噴塗,勿使粉層過厚。
保證噴槍出粉穩定,正確選用噴槍行走速度和重複噴塗次數。
工件接地良好,不然,工件不易吸附粉末,並使塗層不均勻。
噴槍與工件距離在保證塗層厚度的前提下,噴槍離工件的距離遠一點好,這樣有利於塗層的均勻性分布。目前市售噴槍要求的這一距離大致都在100~300之間,但針對不同截麵的型材,噴槍與工件的距離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應按供應商的意見進行調控。
環境因素的控製,應控製好噴塗環境的溫度和相對溫度,否則粉末易結塊,影響供粉箱內篩分能力及塗層品質。壓縮空氣需供氣穩定、清潔幹燥、保證供氣品質。
